荨麻疹反复发作,孩子不停抓挠,该怎么办?
文章上传时间:2022-02-16 11:02:17
荨麻疹是比较常见的皮肤病,发病率能达到20%左右,也就是近1/5的人都得过荨麻疹。这个病的特点是“忽起忽落”、“来无影去无踪”,通常可在发病后的24小时内消失但可反复发作。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包括免疫性机制、非免疫性机制及特发性机制。发病原因也非常复杂,约3/4的荨麻疹患者不能找到原因,尤其是慢性荨麻疹。常见原因有:
食物及食品添加剂:以鱼、虾、蟹、蛋最常见,其次为香料调味品;
药物:许多药物会引起本病,比如抗生素(尤其是青霉素、磺胺类)、解热镇痛药、血清、疫苗、类毒素、中药等;
感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动植物因素:昆虫叮咬或吸入花粉;
物理因素:如冷、热、摩擦和压力、日光照射等;
其它:还有胃肠道疾病、风湿热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系统性疾病,以及精神因素等等。
它是各种因素致使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和(或)血管性水肿,可有发热、腹痛、腹泻或者其他全身症状。不过别担心,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治疗的根本是找出病因,排除发病因素。药物治疗包括瘙痒严重的宝宝可外涂炉甘石洗剂;口服药目前优选第二代非镇静类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儿童荨麻疹控制的目标以不影响生活、睡眠为准,如果宝宝不抓不挠,不需要口服药治疗。如果宝宝因为荨麻疹痒得抓耳挠腮,影响日常生活,可以口服抗组胺药5~7天。如果风团反复出现,持续≥6周的慢性荨麻疹,治疗疗程为1~3个月。
从目前的研究证据显示,抗组胺药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是令人满意的。但毕竟“是药三分毒”,其常见不良反应有乏力、嗜睡、口干、头痛、胃肠道不适(包括恶心)、胃炎、皮疹等,一般停药后自行消失。如果不良反应严重,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或停药。
家庭护理和日常生活管理对预防荨麻疹的发生也很重要,包括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保持居室清洁、被褥勤晾晒,同时避免进食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如贝壳类(虾、蟹)、**、牛奶、花生、食品添加剂等。
当然,也不能一概避食,这样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家长可以通过记录患儿的膳食日记,有针对性避食。总之,对于“来无影去无踪”、“忽起忽落”的荨麻疹,家长朋友们要科学看待,正确治疗。
东莞肤康皮肤病医院在治疗方法上,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科室技术力量雄厚,中西医技术全面,汇聚专业皮肤科人才,是值得信赖的专业皮肤病诊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