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

浅表性胃炎要不要吃药?北京优秀专家郑晓鹏

文章上传时间:2021-08-18 17:22:34

  俗话说,十人九胃,其实就是形容慢性胃炎。因为,超过60%的胃镜检查诊断,都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也就是过去所说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咱们人类的胃,每天都经受着机械性及化学性的刺激,胃黏膜时刻都要经受考验,如果损害力量超出胃黏膜自身的保护能力,就会引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根据炎症细胞浸润的数量和深度,可以将黏膜炎症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等级别。所谓浅表,就是轻度或中度炎症的意思。

  浅表性胃炎的病因,主要来自4个方面。

  第1是循环及代谢功能障碍,因为,胃黏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以及对损伤的防御能力,均与黏膜的充足血流量相关;

  第2是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破坏胃黏膜屏障,促使胃蛋白酶反向弥散到黏膜,引起病理反应;

  第3是细菌,尤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炎症;

  第4是心理因素,由于紧张、忧虑、抑郁等,引起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导致胃黏膜血管功能紊乱,造成血流量减少,破坏黏膜屏障,形成炎症。

  浅表性胃炎,是非常顽固的疾病,反复发作。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没有规律的疼痛,可以表现为灼痛、隐痛、胀痛等,有些会表现为饭后不适,或者因冷食、硬食、辛辣食物而加重疼痛,而且,服用解痉或抗酸药物不易缓解。还会因为胃排空延迟,导致腹胀;由于胃内气体增多,而出现嗳气;此外,还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状。

  浅表性胃炎,会影响消化功能,也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会引起胃溃疡及出血;受到胃炎影响,横膈升高,胸腔变小,会造成呼吸受限,还会影响心脏功能;

  胃炎长期存在,会波及营养代谢、植物神经功能调节、内分泌激素释放、免疫功能;而且,浅表性胃炎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相关研究则证实,如果在萎缩及肠化生之前,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明显降低胃癌的发病率。

  因此,重视浅表性胃炎,尤其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胃炎,不仅有利于胃黏膜炎症的控制,而且是预防胃癌的必要措施。

  应对浅表性胃炎,首先是去除诱因,短期对症治疗和保护胃黏膜。如果上腹疼痛、烧心、反酸等症状严重,应该及时采取中药治疗,对于上腹不适反复发作者,需要与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鉴别。同时需要改变生活行为,戒烟戒酒,饮食规律,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少吃过硬或粗糙的食物,饭菜不宜过冷或过热,别吃过甜或过酸的水果或食物,限制摄入淀粉含量过高的红薯或土豆等食物,以便减少胃肠胀气。


上一篇

膀胱癌,排尿知,北京肿瘤专家杨中

下一篇

幽门螺旋杆菌的症状,北京优秀专家马洪进

推荐专家
更多
高琳主任医师、教授

24小时在线服务

擅长:治疗不孕、多囊卵巢...

立即咨询
张敏慧主治医师

24小时在线服务

擅长:擅长妇科常见病、多...

立即咨询
谢幼红主任医师

24小时在线服务

擅长: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方...

立即咨询
科普文章
更多
相关推荐
找医生 查疾病 找医院 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