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优秀专家郑晓鹏:“愁出来”的胃溃疡
文章上传时间:2021-05-24 16:06:21
人长时间处于工作压力、心理负担过大时,对胃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刘祥薇主任介绍,精神压力过大导致植物神经紊乱:胃液分泌失调、胃黏膜血供减少等。轻者表现为胃口不好,严重者可导致胃溃疡发生、甚至出现急性出血。这样发生胃溃疡可以叫做“愁出来的病”。
溃疡病是一种多种因素相关的复杂疾病。我国约92.6%的溃疡病患者罹患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引起的溃疡病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也有研究表明约30%~65%的溃疡病是由精神压力引起的。
胃溃疡与人的心理因素高度相关,因此对它的治疗与预防需要考虑到人的心理状况。
人们常说的胃溃疡,又叫消化性溃疡,包括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医学界最初认为,此病是病人自己的胃酸消化自己的组织造成的。后来发现病人的迷走神经调控有问题,再后来发现是胃黏膜保护功能减弱。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这些年来医学界认为最重要的胃溃疡致病因素。
此外,重口味饮食和抽烟,都可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尤其是在吃饭、喝酒的时候抽烟,烟碱、焦油和尼古丁对胃黏膜的危害比对气管的危害还要大。
胃溃疡与情绪、压力变化的相关性
短时间内经历过较多应激性生活事件的人比普通人有更高发的患病率,尤其是胃溃疡。这些应激既包括像结婚、升迁、搬家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喜事,也包括像受惩罚、丢钱、生重病、亲人死亡这些消极的生活事件。它们都使人被迫做出改变,因此都对人的身体构成一定消极影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因此,胃溃疡也与人们的职业有关系。那些需要不停地适应新的变化的工种,如驾驶员、警察、管理者、记者、急诊科医生等患胃溃疡的比例更大。临床研究表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比饮食不规律对胃所造成的影响要大得多,因为前者需要人不停地调动情绪,情绪的改变直接影响了胃部功能的改变。那么,除了压力与情绪因素外,还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了人们的胃部功能呢?
胃溃疡与性格、家庭环境有关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那些性格内向、压抑、易紧张、好克制的人,在遇到压力时不容易排解情绪,却更多地依靠抽烟、喝酒来缓解紧张,更容易使胃出问题。
对胃溃疡的发生机制有一个共识,普遍认为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会影响人体激素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而神经、内分泌、免疫机制的改变会直接引起人体器官发生器质性改变。因此,胃溃疡病人平时应注意心理健康,发现问题及时采取中医治疗,预防和抵制病情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