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木形成时间大多在3000至8000年之间,乌木又叫阴沉木,是楠木、红椿、麻柳等树木因自然灾害埋入淤泥中,在高压缺氧状态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的碳化过程形成的。
州市民孟先生收藏的一截木桩竟被鉴定为是千年乌木。乌木形成时间大多在3000至8000年之间,乌木又叫阴沉木,是楠木、红椿、麻柳等树木因自然灾害埋入淤泥中,在高压缺氧状态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的碳化过程形成的。并且年代越久,保存越完好,价值格越高。
这根“烂木头”竖在小店客厅中间。它高130厘米,直径约30厘米。23日被一台商发现竟要以80万的高价买走这块“烂木头”。
释名: 乌木、乌文木。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有解毒,亦治霍乱吐利。取木片研为末,温酒冲服。 《本草纲目》记载:阴沉木,还有祛风除湿之功效!
【身价之谜】
一根“烂木桩”能值80万? 昨日上午9时40分,郑州市农业路与经七路交叉口,孟先生的小店内,一根“烂木头桩子”竖在客厅中间。木桩高130厘米左右,直径约30厘米。木桩中空,通体褐色,孔洞一个连一个,凹凸不平。一些凹陷部位还沾带有少量泥沙。
木桩兼具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以手扣之,其声铿然,让人感觉其质地坚实。“这就是那根宝贝木头。”孟先生说。 孟先生说,这个木头桩子原本摆放在一间包间内,当作摆放花盆的装饰物了。23日那天,几个朋友带来一个台湾商人在店里小聚,就坐在木桩所在的包间内。 当时,孟先生没有在店内,接到了服务员的电话。服务员告诉他,一名台商要买走包间内的木桩,先是出价50万元,很快又加价到80万元。
孟先生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台商真喜欢开玩笑。但服务员随即表示,台商不是在开玩笑,很认真。孟先生也不敢把这件事情完全当成玩笑了,急忙赶回店里。
台商姓陈,再三对孟先生表示愿意出价80万元买走木桩。但任凭孟先生怎么问,对方就是不肯说出这段木桩贵重在何处。
“80万元!这可不是小数目,肯定有名堂。”孟先生表示要请专家进行鉴定,然后再谈购买。谈判一直持续到晚上,最终,台商陈先生只得悻悻而归。
不会真的是宝贝吧?孟先生不敢把木桩继续摆在包间放花盆,吩咐店员将木桩锁进了储藏间。
昨日上午9时30分,河南博物院、省鉴赏家协会理事刘志中应邀赶到孟先生的小店。经初步判断,刘志中告诉孟先生,这根“木桩”应该是珍稀名贵的千年乌木,但还需要通过更精密的技术手段进行最终测定。 如果“乌木”的身份被确定,这将是黄河滩上发现的第一块乌木。
【身世之谜】
黄河滩也有“东方神木”? 提起这木桩的来历,孟先生概括为“偶然”。
两个月前,孟先生和几个朋友驾车去荥阳广武段黄河滩游玩,这根木桩就插在河滩的沙地上。因为木桩上有孔,有个朋友还将渔竿插在上面。 但是,木桩的怪异形状很快引起了几个朋友的注意。孟先生喜欢收藏一些小东西,朋友们就建议他把这根木桩捎带回去,就当是根雕。 回来后,孟先生先到一个朋友的木器厂,将木桩枝枝杈杈的部分锯掉,两端截平。随后,这根木桩成了孟先生咖啡店包间内的花盆装饰物。
“如果这根木桩最终被确认为乌木,真该好好感谢那位台商。”孟先生说,“要不然,它可能一直是装饰物呢。”
昨日下午,记者试图向台湾乌木收藏艺术家、乌木专家卢泓杰先生进行求证,但多次联系未果。
河南博物院有关人士表示,对“乌木”知之甚少,难做优秀论定。
乌木,学名阴沉木,是数千年前,由于山崩、洪灾等自然环境巨变,使许多树木被冲倒后,沉埋于古河床被泥沙掩盖形成的,因其稀少而格外贵重,被称为“植物木乃伊”。
在东南亚和我国港台地区,被称为“东方神木”,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民间也早有“寻得乌木一方,胜得珠宝一箱”的说法。
“乌木”一直被认为是川中独有,被川人誉为“万木之灵”、“木中化石”。通过专家考证和碳14同位素测定,“乌木”的形成最早在3万年以前,最晚距今也有3200多年。
台湾艺术家卢泓杰先生是优秀的乌木专家。2000年12月份,卢泓杰成立了成都乌木艺术博物馆,博物馆集挖掘、保护、收藏于一体。目前,卢泓杰收集的乌木已有上千件,曾经有一个日本旅游团出价1200万元购买他的一根有7369年历史的乌木也被拒绝。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