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视点 > 方便面终被“洗白” 营养竟然优于馒头米饭

方便面终被“洗白” 营养竟然优于馒头米饭

时间: 2014-09-12 14:47  来源: 国内新闻网   编辑:

近日,天津科技大学营养专家团队在第十四届国内方便食品大会中带来了一份最新研究报告,以科学的观点提供消费者合理的膳食建议。

摘要:

  天津科技大学发布研究成果 方便面营养优于包子?2014年09月12日 14:22 来源:国内新闻网

  近日,天津科技大学营养专家团队在第十四届国内方便食品大会中带来了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方便主食营养比较研究》,以提供人体能量来源的三大“宏量营养素“作为主食类食品的评判标准,以科学的观点提供消费者合理的膳食建议。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是人类自古以来就不可或缺的能量来源。随着现代社会食物的选择日趋丰富和多样化,在追求舌尖上的美味与方便同时,饮食健康和营养均衡也日渐成为民生关注的焦点。

  告别“饿”货! 能量是架构人体活力的关键

  人体组织的构造、增长和活动的能量均离不开基本的营养素,所以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素的状况直接关系到身体的健康。据目前研究表明,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共有45种,分为“宏量营养素“与”微量营养素“。宏量营养素在日常膳食中需要量较大,主要负责人体能量的供应,也就是说能带给人饱足感,不但让人产生“吃饱”的感受,也提供了人体活动时所需的体力。宏量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

  根据天津科技大学王书军教授针对国内人常见主食类别的对比研究显示,相较于馒头、白米饭等略显单一的传统主食,日常容易见到的各类面条、炒饭、方便面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与脂肪分别以不同的比例包含在方便主食中,因此当人们感觉饥饿时,食用水饺、方便面、炒饭等食物,就可以迅速补充能量得到饱足与体力。

  惊! 人体20%-30%的能量来自脂肪才均衡

  天津科技大学校長王硕教授指出,方便主食营养素的平衡与否,在过去是极少人深入研究的项目。在一般的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食用多种不同的食物,并加以烹调,来达到各种营养素的均衡。但是如果是方便食品,就需要其本身就能够具备相当程度的均衡。因此基于各国居民不同膳食结构的研究,天津科技大学研究团队以国内居民的理想膳食结构—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等作为评估依据,进一步对各类方便主食的的营养构成比例进行研究,希望能参考《国内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膳食能量构成:食物中总热量的50%-65%源于碳水化合物、20%-30%来自脂肪、11%-15%来自蛋白质,帮助国内消费者了解常见方便主食宏量营养素的均衡情形。

  研究团队的专家们分别从国内消费者经常食用的15种市场上出售的即食餐食的营养成分进行采样与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凉皮、炒河粉、方便面等一般消费者认为较不营养的食物,反而在三大营养素的能量均衡度上居于前列。其中,方便面的能量相当接近上述推荐比例,比起部分仅能提供碳水化合物,或是含油量过高的方便主食(如包子)更为均衡。这也为方便面能够快速获得相对饱足感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科学佐证 “方便面属垃圾食品”系谣言

  王硕校長进一步分析说,从食物的性价比考量,一款优质的方便面产品明显高于汉堡、速冻水饺等同类快速食品;从食物的营养均衡比考量,方便面也优于馒头、米饭等传统主食;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量,具有品牌信誉的方便面也比各类摊点餐食或外卖盒饭更有安全的保障。以往贴在方便面上的“垃圾食品“标签不但没有证据支持,反倒是不科学的谣言。

  方便面问世超过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华饮食文化的熏陶下,不仅以丰富的口味滋养广大的消费群众,在食品安全领域也成为最受消费者信赖的方便食品之一,透过此次天津科技大学对于营养素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夯实方便面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还原有本世纪最伟大发明称号的方便面的原有面貌。

  尽管方便面在宏量营养素上具有均衡的优势,适合作为正餐的能量來源,也适合作为应急时的方便餐食,不过专家也提醒,在享用方便面带来的便利之余,消费者应该适时搭配蔬菜、水果,补足其他常量与微量营养素的需要,同时多多喝水,使膳食结构更为合理健康。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日本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如何自防自救
日本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如何自防自救

据日媒报道,受由今年第18号台风“艾涛”转成的低气压影响,日本茨城县遭到...[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