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视点 > 评论:“叩门医生”打通医疗“最后一公里”

评论:“叩门医生”打通医疗“最后一公里”

时间: 2014-07-07 15:03  来源: 广州日报   编辑:

广东确定广州荔湾区等36个县(市、区)作为全省城乡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地。省卫生计生委官网发布了《广东省城乡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4-2016年)》

摘要:

  据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广东确定广州荔湾区等36个县(市、区)作为全省城乡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地。省卫生计生委官网发布了《广东省城乡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4-2016年)》,明确到今年年底,试点地区65岁以上老人、6岁以下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的签约率不得低于15%。

  此次方案对家庭医生的制度推进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方面,该方案对试点地区家庭医生达标有了分阶段、分比例的具体要求,对家庭医生的服务方式也有了清晰的介绍。另一方面,此次方案对于签约家庭给予了实实在在的“甜头”。据悉,签约居民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可适当免一般诊疗费,而且签约居民通过家庭医生“绿色通道”优先转诊至上级二、三级医疗机构,优先预约专科门诊资源;在接受家庭医生连续性健康管理的基础上,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要长期服药的签约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还可开具2~4周的药量。

  家庭医生,即变“坐堂医生”为“叩门医生”,看似一个“舶来品”,其实对于纾解我国医疗困境大有裨益。

  首先,有利于缓解目前大医院人满为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家庭医生在身边,健康守护神“随叫随到”,不仅能有效地解决民众日常的“小病小痛”,不用总往大医院跑,也契合了“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有序就医”的理想格局。

  其次,建立起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之间连续的、稳定的、一对一的服务契约关系,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对于不少老年病、慢性病,重在日常监控。家庭医生能提供的持续性、科学性的服务,及时解决民众难题,更贴心地满足民众需求,挤压了医托、黑诊所的生存空间,避免了民众病急乱投医,同时未病先防,避免蔡桓公的悲剧。

  最后,好的家庭医生也是“医患关系”的最后一公里。良好的医患关系,基于长期的交流与信任。家庭医生对患者情况的熟知,患者对医生长期积累的信赖,都是减少医患冲突的重要因素。从国际经验看,家庭医生是不少国家国民健康的“第一守护者”。在美国,家庭医生数量占医生的80%以上。民众看病都先找家庭医生,情况复杂的再由家庭医生推荐给专科医生。因为有家庭医生这个关键的环节,真正高昂的治疗费发生和转诊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依靠家庭医生的专业顾问水平,避免患者成为大医疗中心博弈的“弱势人群”。

  眼下,推进家庭医生制度,除了鼓励更多家庭签约,还要加大对家庭医生的支持力度,提高医生群体对该制度的认识与参与,调动利益杠杆,让更多政策红利吸引医生群体加入,当然也应做好资质审核,保证家庭医生的诊断水平。

相关标签
医生
医疗
最后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日本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如何自防自救
日本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如何自防自救

据日媒报道,受由今年第18号台风“艾涛”转成的低气压影响,日本茨城县遭到...[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