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视点 > 评论:老人为何偏爱保健品?

评论:老人为何偏爱保健品?

时间: 2014-06-26 15:53  来源: 健康时报   编辑:

近日据记者了解,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痴迷于保健品。近年来各地老人深陷保健品迷局的例子层出不穷。

摘要:

  近日据记者了解,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痴迷于保健品。近年来各地老人深陷保健品迷局的例子层出不穷。

  胡奶奶买了20余万元保健品,家中现在仍剩有11万多的产品。按现在的服用速度,这些保健品至少还可服用7年以上。至于“85岁老教授日服20种保健品,10年花费几十万元”、“老人买保健器械三天花光退休金,子女拽都拽不住”等新闻,隔三岔五也会重演。

  正是了解到老人偏爱保健品的特点,一些保健品企业形成了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营销模式:邀请老人参加健康养生讲座,免费发放小礼品,甚至组织免费旅游,为其检查身体、提供健康指导,吸引了一大批老人信任、购买产品。然而现实往往是这样的:合规的保健品不蒙人,忽悠人的保健品却常常是谋财又害命。对于上当老人而言,靡费养老金与活命钱不说,还可能延误了疾病治疗。

  不过,对于屡见不鲜的“老人为保健品狂”现象甚至频频出现的骗局,我们也不能责怪老人们的“防忽悠指数”太低,因为还有三个层面的重要因素:一是国内保健品市场混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健康产业年产值5600亿元左右,生产企业共约1700家,2015年我国营养保健食品产值预计将达到1万亿元。虽然2013年以来,政府多次提出促进发展健康产业,国务院还印发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但具体到市场,依然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工商、食药监、公安等“九龙治水”,始终未能厘清规矩与秩序。

  二是老年人的健康刚需没有找到制度化的出口。理论上说,老年保健应该是两个部分,基础的由卫生部门兜底,高级的由市场服务来调节。然而,在新医改等未能有效解决好老年保健需求的背景下,老年保健几乎一股脑地被推向了起步中的保健市场。一句话,医卫部门没能解决好的事情,保健品却在操心,出问题在所难免。

  最后,还有子女们的问题。老人偏爱保健品,是因为保健品营销人员比子女“贴心”。一些保健品骗局之所以屡屡得逞,秘密武器便是“温情推销”。尤其是空巢老人,儿女常年在外,对“贴心关怀”毫无免疫力。尽管常回家看看的理念已经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但在二元结构的现实面前,天伦之乐、天年之养,恐怕比高价保健品更难实现。

  法国作家司汤达说,“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一个老人频频陷入保健品迷局的社会,显然不是公众之福。从保健品市场秩序入手,关怀老年保健权益的兑现程序,这是全社会都该关心的良心命题。

相关标签
保健品
老人
体检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日本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如何自防自救
日本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如何自防自救

据日媒报道,受由今年第18号台风“艾涛”转成的低气压影响,日本茨城县遭到...[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