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视点 > 熬夜看球风险大 情绪激动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熬夜看球风险大 情绪激动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时间: 2014-06-16 17:09  来源: 搜狐健康   编辑:

饮食、睡眠、情绪都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脱不开干系。世界杯期间,很多人为制造气氛喝大量啤酒,甚至是白酒,酒精刺激不仅胃肠道,还会刺激心脑血管的血管。

摘要:

  据了解,日前黄医生在出诊期间,为一名高血压患者与一位食管炎患者诊疗,当医生嘱咐他们要注意饮食和休息时,这两位患者的回应却一模一样:“等过了世界杯再说吧”,这让黄医生为他们捏了一把冷汗。好在最后经过劝说,他们还是听了医生的话:如果本来就有高血压、心血管病等疾病,不建议看激烈的世界杯,有胃肠疾病的患者看球期间一定要克制饮食。

  喝冰镇啤酒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黄医生介绍到,饮食、睡眠、情绪都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脱不开干系。世界杯期间,很多人为制造气氛喝大量啤酒,甚至是白酒,酒精刺激不仅胃肠道,还会刺激心脑血管的血管,就会造成血压升高、诱发心绞痛等。寒冷刺激也是心脑血管发病的重要原因,所以冰镇啤酒会对心脑血管形成双重压力。

  边看球边无节制吃零食 可能造成高血压

  除了饮酒之外,无节制吃零食也有很大的危险性。瓜子、花生、豆干、凤爪等小吃含盐量都特别多,如果边看球边吃这些零食,就会造成盐摄入量过高,从而会使血压升高。黄医生曾有一位病人因吃了一小包咸菜,平日一直控制得很好的血压突然变高,酿成严重后果。

  同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更加注意,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是有病变的,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隐患,大量吃甜食会使血糖升高,控制不好也会造成心脑血管病的病变。这里的甜食包括冰激凌、西瓜、饮料、啤酒等,啤酒也叫液体面包,每1L中含有50g糖,饮用时一定要控制。

  晚上是肝脏解毒时间,也是胃肠休息的时候,所以熬夜看球时别吃太油腻的食物,可以吃些蛋白质食物,比如鸡蛋羹、牛奶等。

  熬夜“伤心” 切勿连续作战

  睡眠不足影响思维,同时熬夜也是血压升高、心脑血管发病的重要因素。而且球迷往往会为保持清醒,喝大量浓茶、咖啡,有时还会抽烟。茶和咖啡也都是“伤心”的食物,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诱发心血管病。而吸烟,对心血管的危害远远高于对肺的危害,其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比肺癌更大。

  “本身就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如果实在不愿放弃看球,可选择性观看,也可看重播,千万不可连续作战。”黄医生特意嘱咐。

  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少看世界杯 精神不宜再度紧张

  世界杯气氛紧张,球迷往往长期处于兴奋的状态。情绪与压力也是诱发球迷心血管疾病的主因。相对于从不看球、不关心球队的业余观众们来说,资深铁杆球迷的情绪更容易受到赛况与比赛结果的影响,进而产生剧烈的情感波动。

  如此激烈的比赛,医生不建议老人观看,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隐患的老人。同时也不建议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观看,因为这群人在前段时间精神高度紧张,高考结束后身心应该得到放松,看世界杯会让精神再度紧张,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隐患。现在年轻人得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并不少见。

  坐姿不对伤颈椎 维生素A、B、C可以保护眼睛

  除了饮食、睡眠与情绪,黄医生特意嘱咐球迷们,要注意坐姿和眼睛。看球时情绪往往是紧张的,可能有些人会因为长时间不进球而坐着一动不动,可能有些人会伸着脖子看,也可能有些人会躺着看。这样都可能伤害颈椎,现如今得颈椎病的年轻人并不少,颈椎病也一样会导致高血压。所以,看球期间应该起来活动活动,不断变化姿势。

  如今电子产品很多,球迷通过多屏、多媒体渠道获取世界杯资讯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可能是电视、传统电脑、平板电脑或者手机。在大半夜长时间盯着屏幕看,必然会伤害眼睛。黄医生说黄斑变性这种眼睛疾病以前是老年人“专属”疾病,而现在年轻人也不乏有人摊上。医生建议球迷们尽量选择大屏幕来观看,最好是电视机,并且与电视机要保持一定距离。观看一段时间一定要让眼睛休息一会儿,可以利用广告时间。此外,多吃含维生素A、B、C的食物可以保护眼睛,比如胡萝卜含维生素A,很多粗粮含维生素B,西瓜、香蕉可以补充维生素C。

  从中医角度,黄医生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夏天血压偏高,喝些菊花茶可以清暑降血压,银花也可以清热解毒。此外,枸杞子能护眼,决明子降压降脂、清肝明目,但脾胃功能不好的不适用。与其喝咖啡浓茶,不如试试这些。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日本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如何自防自救
日本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如何自防自救

据日媒报道,受由今年第18号台风“艾涛”转成的低气压影响,日本茨城县遭到...[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