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疫苗分一类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的疫苗,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自愿受种的疫苗。
由于以往发生的几例疫苗事件,有些家长为了儿童健康,开始对免疫接种产生怀疑。对此专家表示,对疫苗要有科学的认知。
从明天开始至30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世界免疫周。国内健康促进基金会为此联合有关单位举办了“接种疫苗 保障健康”学术研讨会。专家呼吁正确认识疫苗的作用。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申昆玲教授在《疫苗可预防疾病的疾病负担》报告中指出:我国五岁以下儿童是肺炎死亡的高峰人群,而肺炎链球菌正是我国儿童肺炎和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病死率可达50%,肺炎链球菌疾病还可能导致耳聋、瘫痪、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婴儿自身免疫力在出生后3至5月龄处于最低水平,因此在婴幼儿出生后百天左右,更需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国内疾病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在《疫苗研究新进展》报告中强调:在全球疫苗可预防疾病中,肺炎球菌疾病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而婴儿常规接种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对成年人也有明确的间接保护效果。根据我国目前的儿童免疫规划程序,满3月龄的宝宝就可以接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预防接种是历史上最有效、最经济的健康干预措施之一。我国从新国内成立之初就开始为国民接种疫苗,在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计划免疫,2007年国家免疫规划由“5苗防7病增加到14苗防15病”,2009年深化医改以来,免疫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免疫规划得到有效落实。目前,我国疫苗分一类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的疫苗,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自愿受种的疫苗。二类疫苗作为一类疫苗的补充,所预防的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在我国疾病负担中仍占有较大比例,不管是一类疫苗还是二类疫苗,都是安全有效的疫苗。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