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大部分职场女性虽然想生育第二个孩子,但不得不考虑到对于潜在的发展机会的影响,而这对很多现代女性来说是难以忍受的。”她说。
去年年底,我国计划生育新政策“单独两孩”的启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段时间,多地已经相继正式施行该政策。据了解,正在北京举行的国内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为放开“单独两孩”政策叫好,期待国内借此可以化解进入严重老龄化社会的风险,而卫计委主任李斌也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有关问题,承诺“搞好服务”,但一些符合生育政策的女性却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为是否生育二胎而苦恼。
曾琪是一位职业女性,2009年已剖腹产下一个孩子。现在政策放开,家里老人们希望她能再生一个孩子,但是曾琪顾虑重重。
“二次分娩我就快35岁了,医生说剖宫产几率很高,并发症几率也高,而且就算生了孩子,我和先生工作都比较忙,只能请父母帮忙,而父母年纪都大了,家庭负担会一下子增加很多。”曾琪说。
除了家庭的压力和对健康的顾虑,很多像曾琪一样符合生育政策的女性还担心来自职场的歧视和压力。
今年29岁的南京市民陈静供职于一家外企。她说:“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休息了近一年,原来手头的工作不得不丢下,回到公司后一切重头来过。如果再生一个,现在刚刚有起色的事业又得放下了。”
国内人大代表、江苏梦兰集团董事长钱月宝也认为,影响“单独两孩”政策落实的最主要障碍就是职场上的竞争压力和歧视。
“我发现大部分职场女性虽然想生育第二个孩子,但不得不考虑到对于潜在的发展机会的影响,而这对很多现代女性来说是难以忍受的。”她说。
一家小型企业的男性负责人对记者坦承,从**单位角度来说,如果可以,他们更乐于选择“事儿少”的男员工。相比之下,女性要休婚假、怀孕、休产假、看孩子,这些都占用不少时间。
“我们是小公司,如果女员工接连生孩子,耗费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太高受不了。”这位负责人说。
国内妇联妇女发展部2011年发布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指出,56.7%的被访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其中女性的生育问题是她们在就业中不受企业欢迎的最大原因。尽管国内法定的产假只有三个月,但仍有不少用人单位认为这样的成本很高。
国家卫计委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单独两孩”政策将影响国内1500万至2000万人。一些观察人士指出,如果国内女性因为工作不愿意多生育的话,那么政府想破解劳动力短缺和严重老龄化难题的愿望就会落空。
如何切实落实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保障妇女权益”,成了一个十分迫切的民生问题。
一直致力于帮助女性反歧视的学者吕频说,长期以来,女性在生孩子问题上有太多的委屈,但其实生孩子不是一个家庭的事,更是一个国家的事,政府需要拿出相关配套措施来帮助女性减轻负担。
“比如加强公共服务,建立公共性质的托儿所,帮助母亲减轻负担,也可以给两孩家庭提供一些物质补贴。”吕频说。
“执法部门必须要有所作为,针对企业对于女性的就业性别歧视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否则女性的就业环境会越来越糟糕。”北京瑞风律师事务所黄溢智律师呼吁。 除了建议加强企业监管外,钱月宝认为可从积极层面来引导企业。“比如对于女职工多的企业进行减免税收,再如规定政府采购的对象必须是女性员工比例达到50%以上的企业等等,以此来积极鼓励企业录用女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