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视点 > 宝宝尿床是病?3岁前为正常

宝宝尿床是病?3岁前为正常

时间: 2013-08-23 09:07  来源: 生命时报   编辑:

尿床即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入睡后还不能控制排尿,从而不自觉的尿床。习惯性遗尿会使孩子虚弱,影响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经常尿床还会给家庭带来烦恼。

摘要:

  现如今,很多家长认为宝宝尿床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很多同龄的孩子已经不出现尿床的情况了而自己的宝宝还有尿床的毛病就会遭到周围人的笑话,近日来自湖北的读者李女士表示,我的孩子今年已经四岁了,其他家的孩子这个年龄已经不尿床了,我是否需要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呢?

  名词解释:

  尿床即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入睡后还不能控制排尿,从而不自觉的尿床。习惯性遗尿会使孩子虚弱,影响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经常尿床还会给家庭带来烦恼。临床表现为:睡眠昏沉,难以叫醒,醒后不知。平时易出汗,尤其夜间出许多。睡觉姿势多为爬或蜷卧式。脾气古怪、胆小怕事、性格内向,做梦找厕所、冬天或阴雨天加重。尿床应尽早治疗,大约有2%的遗尿症患儿因未及时治疗而持续到成年甚至终生。

  根据李女士的提问,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儿科主任焦平表示,孩子尿床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原因主要是小儿神经系统调控膀胱功能的能力尚未发育完善,当尿液蓄满时,不能及时醒来。而病理性原因尿床的孩子,不仅夜间尿床,白天尿量或排尿次数也多,这通常与许多疾病有关,如小儿糖尿病、中枢性或肾性尿崩症、间质性肾炎、尿路感染,一些泌尿系统的先天畸形等。

  3岁以下宝宝的尿床多数是生理性原因。家长千万不要责骂孩子,应耐心引导,帮助他们控制排尿。首先,要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避免孩子过度疲劳以致夜间睡得太熟。睡前不宜过于兴奋,尽量小便后再上床睡觉。其次,晚餐不要太晚,餐后限制汤水、牛奶等液体的摄入。还可以帮助孩子进行膀胱训练,白天尽量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孩子要小便时,可酌情让其等几秒再便。在夜间,要根据孩子的排便规律定时把尿,把尿时要叫醒宝宝,在其清醒状态下进行。这样,等孩子再大一点,就会逐渐有意识地自觉醒来、起床排尿。

  专家说法

  在我们平时生活里,孩子在三岁之前尿床是比较正常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的年龄已经到了4岁或者5岁以上仍然有频繁尿床,就应考虑为儿童遗尿症,那么父母就应该及时带患儿去医院就诊。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日本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如何自防自救
日本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如何自防自救

据日媒报道,受由今年第18号台风“艾涛”转成的低气压影响,日本茨城县遭到...[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