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医生“病了”。简称NHS的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近来丑闻缠身,英国卫生部为此在26日提出一系列整改措施作为“药方”。
英国医生“病了”。简称NHS的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近来丑闻缠身,英国卫生部为此在26日提出一系列整改措施作为“药方”。这个以全民免费著称的医疗体系曾是英国的骄傲,但最近的一系列事故让人们看到“免费午餐”并不那么好吃。
NHS创立于1948年,其基本思想是“无论贫富,所有人都应享受良好的医疗服务”,它为英国全体国民提供免费医疗,是英国福利制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英国人心中的骄傲。在去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它还被向全世界重点展示。
这个医疗系统强调“公平”和“免费”,但却长期未能很好地解决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比如,过去常存在看病等候时间过长的问题,急需治疗的病人可能要排队等上大半年才能接受免费手术。
英国政府上月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更是揭露出NHS不光彩的一面:隶属该系统的斯塔福德郡医院存在严重玩忽职守行为,许多病人因得不到应有治疗而死亡;目前,已有14家医院卷入了这次丑闻,其中的不必要死亡病例数量或已上万。
“夺命医院”丑闻把英国医疗体制的弊端放到了聚光灯下。究其原因,经济不景气导致“免费午餐”的提供者——英国政府对庞大的医疗开支不堪重负。
随着政府支持减少,一些缺乏职业道德的医院管理者为病人提供的医疗服务开始低于标准。这是近年来英国医疗事故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NHS不光从政府拿钱,还沾染了不少官僚习气。比如,患者满意度和治疗结果不再是一些医院最关心的,完成上面制定的各种考核指标成了第一要务。卷入丑闻的林肯郡医院前任管理者格雷·沃克日前对媒体说,2009年,他因拒绝完成相关指标并提议增加病床数量保障患者利益而被解职。
NHS管理层对体系内言论的强压政策也遭到诟病。沃克说,他被解职时NHS提供了50万英镑的“封口费”,要求他不要对外公布所在医院存在的医疗问题和被解职的真正原因。英国《每日邮报》上月还报道说,有数百名医护人员声称曾碰到过类似的“禁言令”,“夺命”丑闻就这样被一再隐瞒。
英国首相卡梅伦认为,此次事件暴露出NHS有三大核心问题:只关注财务和数据、病患护理无人负责、自我防卫和自满情绪。正如“夺命医院”调查小组负责人罗伯特·弗朗西斯所说,要杜绝此类丑闻,NHS需要文化层面上的根本转变。英国卫生部此次开出的“药方”有针对性地指向了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官僚习气等,但要做到英国卫生大臣杰里米·亨特所说的“彻底改变体系文化”恐怕仍需时日。
世界上没有完好的制度,即使在很早就完成工业化并建立全面福利体系的英国,即使是有60多年历史的NHS,现在仍要面对一系列的问题。要让NHS重新成为英国骄傲,英国人需要耐心与时间来探索发展和解决之道。
求医小链接:英国整改医疗体系回应“夺命医院”报告
新华网伦敦3月26日电(记者刘石磊)英国卫生部26日宣布了一系列整改医疗体系的措施,承诺将病人权益置于**,以此回应上月有关“夺命医院”的调查报告。
英国卫生部当天还宣布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其中包括:更新医院及护理机构的评价体系,由独立的医疗机构检察官负责评价;规定所有在医疗质量委员会注册的机构具有接受审查的法定义务,保证其透明性;减少医疗系统内官僚习气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压力;加强对护士的技能培训及工作表现考核等。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