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肝胆管内而引起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是一种流行面积很广、感染率较高的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肝胆管内而引起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是一种流行面积很广、感染率较高的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是当前较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华支睾吸虫病的危害性主要是导致患者肝脏受损。华支睾吸虫病感染方式为经食道传染,是由于生食或半生食含有肝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所致,预防的关键是当地人群要改变生吃或半生吃鱼虾的习惯。
国内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一项研究报告提示,华支睾吸虫感染能引起肝癌,而未实施大规模防治导致我国华支睾吸虫病流行水平不断上升,目前感染人数较上世纪90年代已翻了一番。该研究报告日前发表在英文学术期刊《贫困所致传染病》首刊上。
报告称,华支睾吸虫病由寄生于人体肝胆系统的华支睾吸虫引起。人生食被华支睾吸虫幼虫污染的鱼肉后,华支睾吸虫幼虫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并排卵, 虫卵随粪便排出后污染水体,分别通过在第一中间宿主——螺和第二中间宿主——鱼体内的发育,从而完成循环。全球有1500万人感染华支睾吸虫,其中 1249万人分布在我国大陆,尤其是在东南、东北地区。华支睾吸虫感染主要引起肝胆系统病变,大多数感染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有症状者其表现也缺乏特异性(如腹痛、黄疸、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可引起肝肿大和肝癌。华支睾吸虫感染是胆管癌的明确致癌因素,是肝细胞癌的可疑致癌因素。
该所所长周晓农研究员介绍,课题组通过分析发现,华支睾吸虫感染者罹患胆管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4.5倍,男性、女性华支睾吸虫感染者胆管癌发病率分别为35/10万和25/10万。胆管癌预后较肝细胞癌更差。
周晓农强调,尽管目前尚无针对华支睾吸虫感染的疫苗,但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实施预防,而且已有**药——吡喹酮,也为实施人群大规模化疗提供了基础。
据悉,受华支睾吸虫感染的胆管呈腺瘤样病变。感染严重时在门脉区周围可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的萎缩变性,甚至形成胆汁性肝硬化。由于胆管壁增厚,管腔相对狭窄和虫体堵塞胆管,可出现胆管炎、胆囊炎或阻塞性黄疸。由于胆汁流通不畅,往往容易合并细菌感染。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