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问卷调查持续时间近一个月,有数千名网友参与调查。调查显示,超八成消费者非常关注食品安全,在食品消费过程中不少消费者都遭遇过伪劣食品、夸大宣传。
本报讯(记者 窦红梅)昨日工商总局向社会通报出6起食品违法经典案例。与此同时,作为食品安全周系列宣传活动的一部分,围绕《食品安全法》修订热点和消费者认知程度等主题,中消报联合大型门户网站,开展了“食品安全热点问题问卷调查”活动,调查显示,超八成消费者非常关注食品安全,但遭遇侵权时,过半消费者想不到运用《食品安全法》进行维权。
本次问卷调查持续时间近一个月,有数千名网友参与调查。调查显示,超八成消费者非常关注食品安全,在食品消费过程中不少消费者都遭遇过伪劣食品、夸大宣传、缺斤短两等侵权现象,但遇侵权时运用《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进行维权的比例不到一半,此外,49.47%网友对《食品安全法》正在修订的情况“不清楚”。调查表明,对严重违法者入刑、网购食品先行赔偿、有奖举报等修订草案亮点,消费者拍手称快。
消费者认为“食品消费中最不易识别的侵权现象”按比例高低排序,分别是违规使用添加剂、农药残留、地沟油注水肉及缺斤短两,消费者选择的比例分别为60.71%、19.67%、17.45%、2.17%。
74% 消费者认为严重违法入刑是《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最大亮点,此外,网购食品先行赔偿、有奖举报也是突出的亮点。网购食品中,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网络食品交易三方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网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由网络食品交易三方平台提供者承担先行赔付责任,消费者对此普遍认同,48.3%消费者认为“很有必要”,32.9%消费者认为确保了网购食品规范有序,18.79%消费者认为此举填补了监管空白。
霉变“旺旺”大礼包销售案
注水牛肉非法销售案
未经检验检疫进口牛肉案
“六个核桃”注册商标侵权案
“品鉴”“泸州”注册商标侵权案
“竹叶青”“碧潭飘雪”注册商标网络侵权案
六起食品违法典型案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