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内发布《国内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强调应对非传染性疾病的挑战,不仅要通过促进健康方式等一级预防,还要通过完善非传染性疾病治疗和管理等二级预防。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不乐观,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发。
“国内在非传染性疾病控制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社会各界一起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并开展慢病控制项目。但要挽救数百万人生命不遭慢病涂炭,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12日在北京表示。
当日,由国家卫计委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主办的慢病防控交流会在北京举行,旨在探讨国内该如何应对慢病挑战。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非传染性疾病造成超过3600万人死亡,它们已成为公共卫生的“头号威胁”。
2012年,国内发布《国内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强调应对非传染性疾病的挑战,不仅要通过促进健康方式等一级预防,还要通过完善非传染性疾病治疗和管理等二级预防。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副局长王斌表示,慢性病是导致国内居民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内除了推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等项目,还要建立起适合国内国情,同时覆盖国民全生命周期的慢病检测系统。
据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逐渐的成为威胁我国群众健康的主导疾病,因此,预防工作刻不容缓,专家提醒人们,要远离非传染性疾病,首先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吸烟、酗酒,饮食要合理,同时要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