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生局负责人表示,这件事首先暴露出的是医疗道德问题。在任何情况下,急诊不能拒接病人,北京市卫生局近日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急诊工作的通知》。
近日,在北京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120急救车拉着患者冯石兰,用了5个多小时才找到急诊病床,之前所去多家医院急诊科均表示没病床。急诊患者“碰运气找病床”的遭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北京市卫生局负责人表示,这件事首先暴露出的是医疗道德问题。在任何情况下,急诊不能拒接病人,北京市卫生局近日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急诊工作的通知》。这意味着,今后医院急诊科以“没床没设备”拒接病人,医院拟被降级。
据悉,5个小时的时间内,120急救车拉着60多岁的冯石兰奔走了通州263医院、民航总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东直门中医院,第五站到达北京协和医院。协和急诊也没有病床,留观室加了一张床,收治了冯石兰。
“120又送来个意识不清的患者,我们没床没设备,提出让他们转送别家,120告诉我,到这里已是第五家,都没床。看着家属欲哭无泪的脸,心理防线顿时倒塌。”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医生于莺在微博里感叹,“病人找床只能凭运气,神奇的医疗啊!”这条微博被转发数万次,评论数千条,“这绝非个案,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冯石兰。”多名网友评论。
北京120急救人员证实,转运病人遇到急诊无床的情况时有发生,平均40分钟至1小时就能完成一次的转运任务常被延误好几个小时,“遇到病人病情紧急时,医院没床就会扣下救护车上的担架,让病人先躺在上面。”
解决急诊病床无效占用问题,“双向转诊”政策应被鼓励,把急诊留观病患及时分流各二级医院,有助缓解压床现象,“三甲医院和周边的二级医院联动不够,政府也应在这方面多做调配,建立信息网络,提高病患分流转诊效率。”
类似这种“硬是住院不出”的病人,医院也没有办法。2007年底,患有脑梗、下肢瘫痪的姚四海被送到这家医院急诊科。治疗14天后,病情得到控制,只需护理锻炼,医院通知出院。
“他不说话,问什么都说不清楚,但就是不离开这张床。”王震说,14天的治疗期间里,姚四海有家属照看,但一说出院家属就不见了。急诊科将情况通知医院保卫科,保卫科按照病人登记信息找到姚四海家所在的派出所。派出所没办法,跟着医院保卫科又去找居委会,发现姚四海家已拆迁,所属的居委会已不存在。
保卫科又去找属地民政局,希望民政局接走姚四海,但仍是无果。“一圈寻找下来,我们发现没有人负责,砸在我们手里了。”急诊科医生哭笑不得,“我们保证跟他没有任何医疗纠纷,医院总不能把他抬到门外不管吧。”
要解决急诊病床被无效占用现状,僵化的医院等级化制度必须改变,“如果各级医护人员能够流动起来,平均各级医院的诊疗水平,同时提高医生行业的准入门槛, 缩小不同地区的医生收入水平,把过度倾斜的医疗资源和医疗从业者合理分配到各个医院,患者就会自然分流,急诊病床遭无效占用的困境也会迎刃而解。”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