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应该让某些公务员戒掉的不仅仅是烟酒,更是对不正当利益的追求,同时更需要建立健全起一整套制度来消灭这种“烟酒腐败”。
近日,据国内控烟协会常务理事支修益研究发现,近些日,时常会有各个领域的领导干部咨询戒烟。据他粗略统计,4个月来,已有近100位领导干部表示了戒烟意愿,并询问戒烟方法,平均每周4到6人。(《新京报》5月5日)
由于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习惯在各种会场吞云吐雾的各级领导干部需要戒烟了。而据此前相关媒体报道,公务员的吸烟率和平均吸烟量都是吸烟人群中最高的。为何一向重视健康的公务员群体却难以戒烟呢。无非因为其后有着各种利益,甚至是那些摆不上台面的利益。
首先,抽烟是一种特殊的“工作需要”,自己抽烟,在办事时给对方递上一支烟,尤其是遇上领导的时候,递烟不仅仅是一种讨好领导的方式,同时更是在向外人展示着自己与领导的良好关系,从而间接获益。甚至,当遇到抽烟的领导时,抽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与领导保持一致”。更有官员道出了潜规则:会场抽不抽烟主要看“最大的领导”。一把手不抽烟,大家就都强行憋着;一把手抽烟,下面的干部就跟着喷云吐雾起来。
其次,某些公务员自己抽烟,也是给自己溜了一条利益输送的渠道。官场上存在着送烟和送烟票的风气,这种收受烟与烟票的行为实质与收受贿赂无异。此前,烟票就在浙江义乌、永康、萧山等地呈泛滥之势,赠送烟票取代现金成为一种新的行贿手段。如2009年,义乌市国土资源局原局长龚义受贿被查后,检察院在龚义收受的赃物中发现了大量烟票,其中有一家企业一次送他100条软中华烟票,龚义用这些烟票兑换了6万多元现金。当然,别人可以通过送烟、送烟票来贿赂自己,自己当然也可以如法炮制,去贿赂领导。
当然还有一点,就算是不考虑以上这些因素,公务员难戒烟还有个根本上的因素,对他们而言。抽烟都是公款消费,不抽白不抽。所以,不仅抽的多,还抽的贵。就曾有某地级市基层公务员不无得意的告诉笔者,单位发给自己的一般都是软中华。
像戒烟、戒酒这样的规定之所以难以长久落实,其原因都是一样的。不用花自己的钱,还能给自己在仕途和经济上带来好处,何乐而不为?真正应该让某些公务员戒掉的不仅仅是烟酒,更是对不正当利益的追求,同时更需要建立健全起一整套制度来消灭这种“烟酒腐败”。
近日,有调查显示,目前胃肠病的发病率已超两成,而且据优秀医院内科专家透...[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