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群众的就医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要求对医学生的培养不能只注重医学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人文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这几年,医学教育高校通过调整招生、培养规模,不断加强医学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根据国内医师协会提供的资料,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录用12万人,而医学院校毕业生高达52万人。除了两个数据对接上有问题,很多医学院校缺乏明确培养的目标,往往是学校闭着眼睛培养学生、学生蒙着眼睛碰市场、医院盲人摸象地去招学生。
从解决这一问题根源的角度看,现在群众的就医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要求对医学生的培养不能只注重医学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人文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如果把医学教育分为培养医学生的院校教育、医学生转变为医生的院校后教育,以及医生在职业岗位上的终身教育3个阶段的话,毫无疑问,系统的人文关怀教育应当贯穿始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充分调动医务工作者积极性,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这引发了不少代表委员的热议。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生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和谐的人文精神,要不断提升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的培养水平。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