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也就是2月4日是第19个“世界癌症日”。面对我国癌症防治的严峻形势,医疗专家呼吁加大癌症新药研发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我国癌症新药的可及性。
昨天,也就是2月4日是第19个“世界癌症日”。面对我国癌症防治的严峻形势,医疗专家呼吁加大癌症新药研发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我国癌症新药的可及性。
根据国内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日前发布的《以药物创新应对癌症的挑战》报告,美国近期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比1975年提高41%,83%的生存率延长归功于包括创新药在内的新疗法。然而,我国在2010-2014年全球癌症新药可及性的排名远不及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49个新药中仅有6个在我国上市。
“30多年来没有有效的化疗药物或靶向药物能治疗食管癌,胃癌的靶向药物只有一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在报告发布会上说,由于与西方国家癌症疾病谱不同,国内人易得的食管癌、胃癌等本身就是世界难题,其新药临床试验容易失败,导致研发投入意愿下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由于健康产业发展迅速,激烈竞争迫使很多企业同步开展很多研究,因而精细化程度不足,研发失败概率增加。沈琳认为,这也是癌症新药上市慢的原因之一。
近两年我国已开始采取措施努力提高癌症新药可及性。2017年,纳入医保目录的36种谈判药品中,15种西药是肿瘤治疗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将防治恶性肿瘤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药品注册申请纳入了优先审评审批范围。随着医改深入推进和创新药物注册审评加快,我国越来越多治疗肿瘤前沿创新药物的研发、上市将与国际同步。
诺华肿瘤(国内)肿瘤医学部副总裁赵燕表示,创新药的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跨学科的科学家之间和药企之间加强合作。沈琳认为,加大癌症新药研发力度、提高癌症新药可及性,需要政府、制药企业、医院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