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是王新文“重生”整整半年的日子。6个月前一个飘雪的清晨,津南区双桥河镇一对夫妻先后被推进了市第一中心医院的手术室。
18日是王新文“重生”整整半年的日子。6个月前一个飘雪的清晨,津南区双桥河镇一对夫妻先后被推进了市第一中心医院的手术室。在近5个小时的手术中,妻子李连凤的左肾被成功移植到了身患尿毒症的丈夫王新文体内。这对患难夫妻为我们共同演绎了一段“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携手飞”的动人故事。
携手创业遭遇横祸
41岁的王新文,是双桥河镇西泥沽村人,李连凤小他三岁,老家在山东济宁,夫妻俩1993年结婚,至今已有19年。李连凤对记者说:“刚结婚的时候,我俩啥都没有,就是一门心思要靠双手打拼出一片天地。”于是李连凤开始在工厂里打工,丈夫则帮别人拉货,生活艰辛却也平静幸福。经过几年的辛苦积累,2009年夫妻俩办起了自己的阀门厂,创业之路倾注了两人太多的心血,“同甘共苦”的滋味两人体味得尤其深。阀门厂在夫妻俩的精心打理下发展得越来越好,当一切慢慢步入正轨的时候,不幸却突然降临到了这个幸福的家庭。
2011年5月,王新文突感身体不适,就医后被查出已是尿毒症晚期。为了让父亲安心治病,正在上学的18岁孩子不得不辍学回家,帮助父亲照看工厂。由于病情严重,王新文从6月开始透析治疗,一周要进行3次。每一次透析回来,王新文整个人都像虚脱了一样,无精打采,躺在屋里一天也不说话。李连凤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再也不忍心看到丈夫遭这么大的罪,渐渐地萌生出一个大胆想法——把自己的一个肾捐给丈夫。
苦劝丈夫 接受捐肾
也许是缘于夫妻间特有的默契和心灵相通,李连凤对记者说:“自从我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我准能跟新文配上型,而且一定能捐给他!”就这样,李连凤瞒着丈夫,偷偷跑到医院进行前期化验。配型需要四步化验程序,当进行完第二步化验时,李连凤才告诉丈夫自己去配型了。王新文甚是感动,但并不同意妻子这样做。化验终于进行到最后一步,需要夫妻二人一起检验,也是决定能否配上型的关键。执拗的王新文就是不肯去医院,李连凤就和孩子一起给他做工作,看到妻子坚定、乐观的态度,王新文心中感动、担心、不忍、恐惧……各种心情纠结在一起,在妻儿的不断劝慰下,一家三口最终一起来到了医院。
“同是O型血,肾脏配型中6个点有3个半匹配,身体各项指标完全符合特需条件。”医院的鉴定结果让李连凤惊喜万分,但却让王新文“临阵退缩”了,他再一次拒绝了妻子捐肾的治疗方案。回忆起那时的心情,王新文如今依然感慨万千:“我病了后,连凤跟着我净受累了,没过上一天舒心日子!我已经对不住她了,咋还能让她给我一个肾呢?再说万一她也倒了,这个家不就散了!”深知丈夫的顾虑,李连凤反复开导他,并拜托医生从医学角度做丈夫的工作。看着妻子期盼的眼神、坚定的态度,王新文最终同意了妻子的想法。
当初,为丈夫捐肾的决定,也让李连凤的父母和孩子吃了一惊,老人了解自己的女儿,虽然心疼,但依然给予她最大的支持。看着高兴又忐忑的孩子,李连凤心疼地说:“孩子,放心,爸爸、妈妈都会没事儿的,过了这道坎儿,咱们家会越来越好!”
一起走进去,就要一起走出来
手术当天,病房里的王新文、李连凤手牵手,彼此鼓劲加油,但是王新文的眼中满是纠结和迷茫,他担心自己的病会连累妻子。王新文说:“她虽然是我媳妇,可我俩没血缘关系,人们不是常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吗,可我娶了个好媳妇,大难临头她没抛下我,还牺牲自己来救我,要是我能活下来,我要一辈子对她好!”李连凤却说:“咱们是命中注定的一家人,任何困难、坎坷都要一起扛,别说捐一个肾,就是一条命,我也愿意。”
如今,李连凤的左肾已经成功移植到了王新文体内,二人已经经历半年的观察恢复期,这对患难与共夫妻的真情让无数人感动。从此以后,王新文的身体里将永远住着个“李连凤”,他们将同呼吸、共命运,这份特殊的“血脉相连”定会成为夫妻俩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