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做完手术后,倒在手术室猝然离世。医院里的一位清洁工哽咽着告诉记者:“他不光技术好,还是个大好人呐!他多次帮助我修理过拖把,修理过病房的马桶和灯。”
他在做完手术后,倒在手术室猝然离世。医院里的一位清洁工哽咽着告诉记者:“他不光技术好,还是个大好人呐!他多次帮助我修理过拖把,修理过病房的马桶和灯。” 他就是庆阳市人民医院肛肠科原主任卜玉明。11月23日,甘肃省卫生厅追授卜玉明“人民的好医生”荣誉称号。
是大夫也是护理人员还当勤杂工
22岁时卜玉明从兰州医学院医疗系毕业,1995年,调入庆阳市人民医院,成为一名普外科主治医师。在临床一线工作不久,卜玉明发现由于没有专门的科室和专门的医护人员,肛肠专科的病人看病难、效果差的问题比较突出。于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创建肛肠科,为广大肛肠专科病人解除痛苦。在庆阳市人民医院工作的10年里,他接诊了大量的肛肠专科病人,施行了大量的微创无痛痔疮肛裂手术等肛肠专科手术,积累了丰富的肛肠专科临床经验。
2006年,卜玉明梦寐以求的肛肠科正式组建,他被任命为副主任,主持肛肠科工作。建科之初,肛肠科包括他在内只有2名大夫,没有专职护士,也没有专门的病房。人员少,卜玉明就既当科主任,也当手术大夫,还当护理人员,更是勤杂工。就是在这样一种艰难的情况下,卜玉明使出了浑身解数,“死缠硬磨”地向院领导要人,“苦口婆心”地在其他科室“挖人”。护士闫静说,她刚到肛肠科时,由于没有执业证书没有奖金,卜主任就拿出自己的奖金,每月给她发100元的奖金。短短几年时间,肛肠科由最初的“居无定所”发展到专门病床15张,每天住院病人最多时近30个,医护人员由最初的2个人增加到13个人。
一天6台手术,再累也要亲自干
在肛肠科,有一份卜玉明去世前10天做的手术清单,10天时间里,他做了38台手术,有好几天都是一天做4台手术,最多时一天做了6台。张妍说,去年,肛肠科一共做了400多台手术,每一台手术都是卜主任亲自主持完成的。
每天早上,他买上4个包子就到办公室了。简单地吃点就开始紧张地工作。午饭也很简单,稍事休息,又开始了工作。晚上在家里吃过饭后,他又会来到科里,不是给病人换药,就是准备第二天的手术,实在没有啥事可干了,他就帮着整理值班室,打扫病房,或者修拖把、修马桶。一个深夜,一天做了4台手术的卜玉明刚刚回家躺在床上,值班大夫打来电话说,从其他医院转来一名术后患者,出血严重,十分危急。卜玉明就一路小跑来到科里,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抢救和治疗,患者转危为安。这时,天已经亮了。卜玉明顾不上休息,只吃了2个包子,又开始为前一天已经预约好的2名患者做手术。多年来,卜玉明的节假日基本都是在医院度过的。去年,他几次办好了公休手续,但都由于不放心科里的事情,最终没有休息。
他被追授为“人民的好医生”
2月15日,卜玉明做完最后一例手术,累倒在了手术室。卜玉明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一名优秀医疗专家的人格魅力。
卜玉明去世后,人们从他的口袋里掏出了一双一次性塑料手套,一双一次性薄膜手套,一沓卫生纸,一个肛门镜。看着这些物品,肛肠科的医护人员泪水长流。卜玉明的妻子杨林力说,他的口袋里一年四季都装着这四样物品,随时做好了为病人检查治病的准备。医院院长段思圣在卜玉明的追悼会上说:“他的突然离去,给医院、科室和患者造成了无法弥补、不可替代的损失,他燃烧了自己,却把光和热永远留在了医院!”
庆阳市中医院肛肠科主任马晓琴说:“一个直肠癌患者,在听到卜玉明去世的消息后,哭倒在地,长跪不起。”
11月23日,甘肃省卫生厅下发《关于追授卜玉明同志“人民的好医生”荣誉称号的决定》,《决定》指出,卜玉明同志从医20多年来,2012年2月15日在工作岗位上因连日过度劳累去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崇高风范,是新时期医务工作者的楷模。省卫生厅号召全省卫生系统广大医务工作者向卜玉明同志学习。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