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种新闻 > 内科 > 传染科 > 艾滋病纳入重大疾病管理 覆盖比普通疾病高

艾滋病纳入重大疾病管理 覆盖比普通疾病高

时间: 2012-11-29 19:10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近五年,北京市艾滋病报告数明显上升,年均增幅达17%,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报告数倍增。这是北京市卫生局疾控处负责人29日透露的。

摘要:

  北京市卫生局疾控处负责人29日透露,近五年北京市艾滋病报告数明显上升,年均增幅达17%,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报告数倍增。

  北京市自1985年报告中国内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截至今年10月31日,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12424例。其中,今年1-10月,北京市各级医疗机构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共2031例。近五年来北京市艾滋病报告数年平均增幅达到17%。

  不过,连续多年的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提示,一般人群的感染率保持较低水平,仅部分高危人群呈现高流行态势。北京市累计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外省流动人群所占比例居高不下。2008-2012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外省户籍所占比例分别为69.9%、74.8%、79.1%、76.2%、78.0%。

  同时,2008-2012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经性传播所占比例分别为58.4%、70.2%、87.4%、87.1%和94.4%,呈明显上升态势。其中,男男同性性行为者的比例上升尤为明显,已从2008年的35.9%上升到2012年的69.5%,而且这一人群还存在知、信、行分离的现象,高危行为改变困难。

  29日河南省疾控中心发布本年度艾滋病疫情分析报告,发现60岁以上年龄组报告异性性传播感染数量增加明显,当年报告数占异性性传播报告数的比例从2008年的6.4%增加到今年1至10月的17.6%。

  该报告称,截至2012年10月31日,河南省累计确认艾滋病感染者55424例,其中尚未发病的感染者7166例,现症病人30660例,累计死亡17598例。其中2012年1至10月全省新发现报告HIV/AIDS病例共3058例,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加7.79%。

  报告发现,经性传播感染者明显上升,学生中同性传播感染者所占比例上升迅速。今年1至10月,新发现报告感染者中经性途径感染者2286人,占当年报告病例的75%,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加48.35%,其中同性性传播426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78.24%。婚外性传播逐年增加,同性性传播不断增多。学生中同性传播所占比例从2009年的1.39%,上升到2012年的34.2%。

  专家呼吁:

  高危性行为后主动检测

  “今年增加了3100多例新发感染人群治疗,目前8900多例在治,累计治疗人数超过1万人。预计明后年的治疗人数将分别超过1.5万、2万人。”林鹏坦言,面对艾滋病例上升、疾控力量不够的情况,呼吁更多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艾滋病防治。

  同时,艾滋病纳入重大疾病管理,覆盖强度当然比普通疾病高,但免费医药、检测机制并不能长久,定点医疗机构的防治积极性也不高,因此,急切需要将艾滋病治疗纳入慢性病防治范畴。“极少看到主动检测者,都是得了病求诊由医生发现,辗转几地确诊,一拖就是几个月。”卫生部艾滋病临床专家组成员、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蔡卫平说,最常见就是产前、体检抽血发现。

  专家急切呼吁:发生高危性行为后,要及早主动检测HIV,阳性者还要及早检测、干预其性伴。

  中国至今无医护人员

  因职业暴露感染艾滋

  日前,卫生部发布《关于加强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医疗机构要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艾滋病防治条例》有关要求,严格落实首诊(问)负责制,严禁推诿或者拒绝诊治。

  昨日,广东省艾滋病防治专家对此表示,“首诊制”指向医护人员对艾滋病患者的推诿,针对的却是医护界本身对于艾滋病防治知识不了解、怕暴露危险的观念。

  人人都在说“职业暴露也是感染上艾滋病的途径之一”,但“中国至今都没有一例因艾滋病职业暴露导致的感染”。蔡卫平估计,艾滋病成为慢性病的问题将会日益突出,也就是说,患者不是死于艾滋病,而是心、肺、肝、肾等疾病,本身就需要其他医疗机构处理。如果医护人员不及时转变观念,那等于迫使越来越多的艾滋病患者隐瞒病情,最后害的是自己。 

相关标签
部分
高危
人群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