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按公安部统一部署,各地警方同时收网,抓获嫌疑人40名,捣毁制售窝点28处,查获各类假冒伪劣保健品650万多粒(支)、假冒包装材料约50万份,总涉案金额达1.07亿元。
3月底,按公安部统一部署,各地警方同时收网,抓获嫌疑人40名,捣毁制售窝点28处,查获各类假冒伪劣保健品650万多粒(支)、假冒包装材料约50万份,总涉案金额达1.07亿元。
在重庆地区,有8名疑犯落网,捣毁仓库3个,捣毁售假窝点9个,缴获13种4类假冒伪劣保健品,合计85万多粒、粉末3420袋、口服液1640支,另有仪器167盒。
李某某团伙主要针对中老年人,以“上课”洗脑,对中老年患者鼓吹,在重庆地区的涉案金额达2千多万。
去年11月,重庆市公安局打假总队发现重要线索:北碚人李某某,以虚假的“国内民营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国内公益楷模、公益诚信人物”等身份,在云南、四川、重庆北碚、永川、渝中等地宣讲,推销“经多年潜心研究、疗效较佳、包治百病的含有硒保健品”。
这些假冒保健品的外包装是安徽某药业有限公司授权南京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销售保健品时所使用的包装,但其中“药粒”并非该药业公司生产。
警方深入调查发现,厦门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系制售假冒保健品的幕后黑手。该公司张某某从河南、浙江等地购买药片、药丸等原材料,在厦门设立制假窝点,雇佣工人进行加工包装,药品通过李某等多个经销商将假冒产品卖向国内多地。
相关资讯:假冒保健品进价53.5元卖价1290元 “绿康软胶囊”涉案两千万元被查
在今天召开的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介绍了几起已查处案件,其中假药“绿康软胶囊”进价只有53.5元,却以1290元的高价卖给消费者,利润高达24倍。
颜江瑛说,一些不法企业以食品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号、消杀产品批准文号等假冒保健食品,不顾消费者健康安全,一味谋求高额暴利。比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公安部门联合查处的假冒伪劣“绿康软胶囊”案件,购进价为53.5元/盒的假冒保健食品,竟然以2盒2980元的价格卖给了老年人,涉案总金额高达2000余万元;去年破获的伪造、盗用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假冒液体钙、蜂胶等保健食品案件,初步统计涉案金额约600余万元。
据颜江瑛介绍,还有一些企业虚假夸大产品功效,擅自增加保健功能,扩大适用人群,误导消费者。比如,陕西仁康药业有限公司的保健食品“萃能牌蓝荷茶”,其批准的保健功能为“减肥”,广告却宣称“脂肪肝、糖尿病、脑血栓等病喝茶就好;100%实现安全无副作用的保障”等。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