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鱼“问题油”到底因何而起?似乎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凉、通风的确是食用油最基本的贮存条件,若盛放和保管不好,有可能导致油品质量出现问题。
日前,金龙鱼玉米油在安徽被检出不合格产品。
合肥经销商称,此次抽检的问题油出自一家小超市,由于保管不善,使得玉米油长期暴晒,因而导致油质产生了变化。对此,涉事超市并不认可,称保管不存在问题。(1月10日《新京报》)
金龙鱼“问题油”到底因何而起?似乎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凉、通风的确是食用油最基本的贮存条件,若盛放和保管不好,有可能导致油品质量出现问题。但超市认为其经营和保管有着一整套规范动作,不可能出现盛放和保管不善的问题。
国家农副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徽)粮油检验部负责人说,对于食品加工企业来说,在产品出厂检验时,色泽、烟点两个项目应该是必检的,那么,金龙鱼“问题油”的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
专家对此分析说,食用油出现色泽不合格,存在几种可能性:
一是油品在加工过程中脱色不够,如果工艺不稳定,处理不好就会导致颜色深;
二是多种油混合,导致色泽不稳定。而烟点不合格和油的杂质比较多,烟点就会偏低。因暴晒导致油的颜色和烟点变化缺少科学依据,因此,生产环节出问题可能性更大。
然而,现实却是,经销商一味推卸自身责任,将责任转嫁给超市,生产商更是对工商的监测结果和公众由此产生的质疑熟视无睹,至今也没有主动予以公开回应。厂商无视质疑的底气何来?
显然还得从监管说起,多数时候,食品出现质量问题,监管部门往往只是“声色俱厉”地要求企业加强自律,却鲜有强有力的举措。比如对存在质量问题的企业开 出高昂的罚单,蒙牛问题奶便是如此,接二连三出现“质量门”,却没有吃一个罚单。没有惩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自然有了足够底气在应对食品质量危机时置之不理或推卸责任。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