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疗类app市场前景可期,但国内的医疗类应用还不是很成熟。全球最大医疗中心负责人Yadin David博士称,国内的移动医疗运用“还没有进入全面推广的阶段”。
国内医疗类app市场前景可期,但国内的医疗类应用还不是很成熟。全球最大医疗中心负责人Yadin David博士称,国内的移动医疗运用“还没有进入全面推广的阶段”。
首先,移动医疗运用还未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据悉,在好大夫的三个在线产品中,只有电话咨询服务是收费的。如果面向患者收取问医费用,就会涉及到网络行医执照问题。而这在法律上是否允许并没有明确的规范。此外,国内公众对手机软件的付费习惯还有待培养,且移动设备的用户以年轻人为主,他们的医疗支付意愿并没有想象中高,向普通用户收取软件费用显然还不太现实。不仅是好大夫,国内其他移动医疗公司对自身的盈利模式也同样迷茫。
其次,相关配套技术还不成熟。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医疗设备没有相关标准是困扰移动医疗产业链垂直发展的最大问题。只有实行设备标准化生产才能保证医疗结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才能满足医疗服务的日常医疗需要。除此,移动医疗行业的芯片、软件和硬件的核心技术均被国外垄断,国内要完全掌握这些技术,还需要一定的努力。
最后,厂商难以切入医疗系统。厂商在切入医疗系统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制度阻碍。医疗行业是国内还没有开放的行业,市场化低,医院不愿意开放病人和医生的信息作为共享。目前,行业发展环境还不规范,国家在制度上还没有将移动医疗纳入统筹规划。而各地厂商与医疗机构展开合作还仅仅限于地方卫生局在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等层面,这与真正的移动医疗服务还有距离。
不管怎样,尽管国内医疗应用市场才刚刚兴起,但在国际上这一行业已经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对于国内很多投资商来说,只需看看国际上这一行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就能知道这个产业的未来。
责编:ovofer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