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
-
级别: 三级甲等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
-
级别: 三级甲等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
-
级别: 三级甲等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
-
级别: 三级甲等
在生活当中,有些患者用家人的医保卡挂号看病,病例与家人的混在一起,很有可能导致医生的诊断,风险很大。为规避“多人一号”的风险,方便病人档案管理,港大深圳医院推出单独病人号制度,要求每个患者实名制看病,系统自动分配一人一号,就像身份证一样具有单独性,保证每个人的医疗档案完整而安全。
借用医保卡挂号有风险
港大深圳医院副院长王绍强表示,根据国内香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每个病人都有个“单独病人号”。患者在医院内的所有医疗记录都统统归档到同一个号码下,方便医生作出较好的诊断,以及之后的跟踪管理。对病人而言,健康水平和诊疗安全都会得到提升。
据悉,该院由工程师和临床医护人员组成团队,经过6个月的开发,创建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单独病人号。今年1月开始试行。目前,病人在门诊进行挂号、看诊、检查、开药,直到最后缴费,在住院部进行入院登记,到医嘱执行、手术麻醉、输血、检查,直到最后办理出院结算,都使用单独病人号。
王绍强表示,因为患者预约时与实际就诊时提供的信息不一致,比如名字写错、繁简混淆、英文拼错,此外,有些市民担心个人隐私泄露,不愿意提供真实信息, 经常有“一人多号”的情况。而患者要使用家属的医保卡,就造成了“多人一号”。医院统计发现,医院“一人多号”现象有21000多宗,“多人同号”则有 141例,需要持续进行清理。而自从实行“单独病人号”以来,患者信息的准确性有了明显提升。以“多个病人同一个号”为例,上线前,发生率约为 1.57%,而1月份之后,已经下降到0.1%。
对于借用医保卡挂号的情况,港大深圳医院儿科顾问医生刘广洪教授直言“有风险”,“假如小朋友用妈妈的身份挂号,和妈妈共用一个病人号,儿科医生要为小朋友开阿莫西林时,查看既往记录时看见病历有PG(青霉素)过敏史,误认为是小朋友本人对PG过敏,就会错过选择这个较好优选药物。”
“药品过敏”将会自动警报
据悉,下一步,港大深圳医院“单独病人号”系统将建立药品过敏史警报机制,将病人的药物过敏史作为病人身份特征保存,病人在就诊过程中,所有相关的系统都将向医护人员提醒其过敏史,并在适当的时候报警。目前,住院病人如果有药物过敏史,将特别佩戴红色的手腕带。(记者 盛佳婉 通讯员 陈永祥)
近日,有调查显示,目前胃肠病的发病率已超两成,而且据优秀医院内科专家透露,五十岁以上的男性现在已经成为胃肠疾病最容易患上的人群,所以专家建议,45岁以上每年要进行定期检查。[详细]
级别: 三级甲等
级别: 三级甲等
级别: 三级甲等
级别: 三级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