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
-
级别: 三级甲等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
-
级别: 三级甲等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
-
级别: 三级甲等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
-
级别: 三级甲等
□记者 蔡君彦 李晓敏 文 许俊文 摄影
日前(7日)当23岁的河南洛阳大学生刘凯完成捐献,我省非血缘关系造血**捐献达到了400例,而特需数量居国内第一。
为挽救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义无反顾捐献“生命种子”的人,400例中,每一个都饱含着爱。
如果说400例是分子,河南省红十字会造血**特需资料库目前的9.3万**者,就是分母。这背后,是9.3万颗乐于捐献“生命种子”救人的热心。
400个成功特需和9.3万捐献**者背后,又有多少人的关爱和支持?数不清。
秉承中华遗风,淳朴善良;乐于助人,古道热肠重义气。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河南人。
分子·特需
河南的库容量在国内排名第八位,捐献人数则排名第一。特需来自医务工作者、农民、公务员、大学生、出租车司机等多个行业,并且“反悔率”很低。
最大的49岁
最小的20岁
信阳潢川的叶鹏飞是400例特需中年龄最大的一位。2005年9月,一次献血后,他加入到河南省红十字会造血**资料库,2012年7月 30日,49岁的他得知与患者配型成功后,不声不响地开始锻炼身体,为捐献“备战”了3个月。直到要来郑州捐献时,他才向妻子坦白:我要去捐献造血**。
造血**捐献的最大年龄限制是55岁,目前他仍是我省年龄最大的特需,“现在我身体好得很。”昨天,他在电话里笑着说。
梁文菲则是最小的特需。2011年5月,当时正在许昌学院上学的她,成为我省第一个90后造血**特需,捐献时,她20岁。
“听说配型成功后,觉得很激动,很不可思议。”昨天,在苏州工作的梁文菲对大河报记者说,她在2010年4月加入河南省红十字会造血**特需资料库,当年11月,与江苏的一名白血病患者初分辨血型配型成功,她爽快答应捐献,“没有你就有人无法延续生命,这种被需要的感觉,挺鼓励我。”她的母亲也非常支持她的爱心之举,陪同她来郑州捐献造血**。
梁文菲说,现在自己的身体很好,自己曾捐献造血**的事,她都不曾跟同事提过,“自己知道就行了,回想起来,依然很自豪”。
分母·**者
在400例成功特需背后,则是河南省红十字会造血**特需资料库中的9.3万名**者,他们就像备战的“候补部队”,随时等待为患者提供“生命种子”。
第一个**者
“37100001”,这是**者赵磊在河南省红十字会造血**特需资料库中的编号,2002年10月8日,他成为我省第一位入库**者,至今已有11年。
“我是学医的,骨髓库创建后,就想起一个模范带头作用,让患者多一份生命希望。”昨天,说起初衷,赵磊依然激动。当年,他是河南省红十字会造血**特需资料库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如今,虽换了岗位,仍一直关注着河南造血**捐献的情况。
“每次看到别人成功捐献,我都挺期待:啥时候我也能成为特需?”赵磊说,如果捐献成功,那么他可以鼓励更多**者。
“我是咱河南的38号。” 郑州市民吴珊笑着说,经常无偿献血的她,40岁时成为造血**捐献**者,希望多一种方式帮助别人,“今年我50岁了,还没等到机会,我等不上,还有我孩子。”她说,5年前,她带动孩子也成了**者。
省红十字会造血**资料库工作人员文梅英说,每一位准备捐献的**者到郑州,都有其他**者参与看望、接待,还有多位**者加入到QQ群,义务帮忙解答关于造血**捐献的相关问题,不久前,又有15位年轻的**者加入“**者服务队”,接过接力棒。
爱的N次方·亲人
当那些特需、**者的家属得知他们的亲人要捐献骨髓,都全力支持,令人感动。
“河南人的无私大爱,让人感动!”
“分子”和“分母”背后,还有“爱的N次方”。
比如,漯河**者原上青的母亲。得知女儿配型成功后,爽快地表示支持,并尽职尽责地当起了“后勤部长”。受女儿的带动,她还加入无偿献血的爱心队伍。
比如,我省第125位造血**成功特需、三门峡交警董爱军的妻子。董爱军接到采集血样、进行高分辨检测的通知时,他正在病床前照顾身患癌症的妻子。重病的妻子很支持他,看着丈夫在自己的病床前采集了血样。4天后,妻子离开人世。捐献造血**后,董爱军说,这是自己的心愿,也是爱人的遗愿。
比如,我省第172位造血**特需牛鋆超的女友和亲友们。牛鋆超为捐献造血**而推迟订婚,女友赞赏他的爱心,全程陪伴。捐献结束后,他的同事、亲戚、朋友为他筹办一场特殊的订婚仪式,单位领导还专门为这对恋人送上了一个代表永恒的钻戒。
…… ……
“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我们应该让爱心发扬光大。”第400例特需刘凯说,自己乐意献血、捐献造血**救人,离不开父母热心的影响,他说,人们互相帮助的过程中,更能体现人的价值,而这种爱心关系,会让我们的社会更温暖,更和谐,我们每个人都是爱的源泉。
“河南造血**捐献在国内率先达到400例,值得骄傲和庆贺。河南人的无私大爱,让人感动!”昨天,国内造血**特需资料库主任洪俊岭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感叹,河南的**者在国内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一个“义”字,地老天荒。它为什么能深深植根于河南这方土地?非血缘关系造血**捐献,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解读视角。
近日,有调查显示,目前胃肠病的发病率已超两成,而且据优秀医院内科专家透露,五十岁以上的男性现在已经成为胃肠疾病最容易患上的人群,所以专家建议,45岁以上每年要进行定期检查。[详细]
级别: 三级甲等
级别: 三级甲等
级别: 三级甲等
级别: 三级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