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
-
级别: 三级甲等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
-
级别: 三级甲等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
-
级别: 三级甲等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
-
级别: 三级甲等
逛医行为(Doctor shopping behaviors),是指病患为了同一疾病,而在医治过程中,未经任何医务人员的转介,就向第二个或更多个医师寻求医疗服务的行为表现。
李老太退休之后把许多时间花在看病上,这些年她常常跑医院,本市各大优秀三级医院差不多都跑遍了。麻烦的是,李老太虽然光顾过许多医院、看过许多科,就是没有一家医院能够治好她的病,她心情很不好。更可气的是,有的医师竟然建议她去看精神科!李老太愈发紧张焦虑,自己到底怎么了?“人家逛商场,我却不断逛医院!”
人们到医院看病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人感到不舒服或者身体有疾病,大病到大医院就诊,小病像感冒则到小医院看病,这是通常使用医疗资源的原则。但目前有许多市民小病直奔大医院就诊,或同一时间为了同一种疾病反复到许多不同的医院及反复寻找不同的医师就诊,这些均造成了医疗资源的过度使用。
那么如何自我减轻“逛医行为”呢?
1.尊重专业 有些患者常有“不做任何仪器检查,也不需吃药,那我今天干嘛来看医生”的想法。事实上,一些疾患,经过问诊及详细体格检查,医师从患者的病史中很快就可以归纳出患者的疾病种类、相关性及重要性,并可以省去不必要的仪器检查。既然去看门诊,就应当尊重医师的专业经验及建议。
2.适度回馈 如果是复杂的疾病,很少有一次就可以确立诊断的;相反,即使是感冒之类的小病,也会随着病程的进展而有症状上的变化。也就是说,不论是轻症或是重病,都需要依照门诊医师的建议按时服药、规则复诊,并向医师回馈上次门诊之后的变化。
3.信任医师 如果门诊医师在仔细评估后,建议去心理科就诊,请一定不要因为气馁愤怒而改看其他医院。事实上,人的身心一体两面,经常会互相影响,如果看遍各科,身体的不舒服症状仍然找不出确切的原因与治疗方式,门诊医师建议患者去看心理科,也是为了帮助患者明确“是否心理因素造成身体不舒服”。
就医师而言,对于精神相关疾病要具备基本的诊断治疗知识,还要有相应的医患沟通技巧,以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要时帮助患者及时转诊,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就诊及检查,节约医疗资源。
近日,有调查显示,目前胃肠病的发病率已超两成,而且据优秀医院内科专家透露,五十岁以上的男性现在已经成为胃肠疾病最容易患上的人群,所以专家建议,45岁以上每年要进行定期检查。[详细]
级别: 三级甲等
级别: 三级甲等
级别: 三级甲等
级别: 三级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