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
-
级别: 三级甲等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
-
级别: 三级甲等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
-
级别: 三级甲等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
-
级别: 三级甲等
三类传染病水退要当心
松花江洪峰正在向下游行进,就洪水过后如何防疫,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多位专家从不同角度提醒,洪水过后,肠道传染病、接触性传染病和病媒类传染病三类疾病多发,居民对此要格外小心。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郭淑珍介绍,洪水过后人们相对聚集,互相接触较为频繁,这就为接触类传染病的扩散创造了条件。如果不进行任何消毒、采取预防措施,特别是在水源被污染的前提下,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速度迅速,洪水退去后一星期左右是传染病暴发的高峰。
远离传染病预防最重要
郭淑珍说,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饮水、饮食传播;病媒类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是苍蝇、蚊子等,这些昆虫在感染疾病与未感染疾病的人之间叮咬,就会造成病媒类传染病的扩散;接触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身体接触或共用毛巾、洗脸盆等用品传播。
1.对于肠道传染病,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就是不喝生水,保障饮用水的洁净卫生,同时注意食品卫生,严格做到“十不”,杜绝“病从口入”:即不吃淹死或死因不明的家禽家畜肉;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不使用污水洗瓜果、碗筷;不喝生水;不共用毛巾和牙刷等。此外,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居室要勤通风,衣被要经常晾晒。
2.对于病媒传染病,最重要的是清理灾区堆积杂物、排干积水,大范围开展灭蚊、灭蝇和灭鼠工作,清除病媒孳生地。另外,要加强自我防护,搭建蚊帐,涂抹驱蚊剂,减少蚊虫叮咬。
3.预防接触性传染病要勤洗手,不要和他人共用脸盆、毛巾等个人卫生用具。
一般传染病实行日报告
针对洪水过后,可能引起的公共卫生问题,市疾控中心主任王健说,防病工作必须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要分阶段分层次重点抓好预防控制霍乱、甲肝、戊肝重点传染病和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市疾控中心将加强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对甲类传染病、局部暴发疫情及食物中毒,立即上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其他传染病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要在受淹地区建立疫情监测点,加强重点人群的监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重点抓好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重点做好分散式饮用水消毒,鼓励群众喝开水。
洪水退后,要组织动员群众搞好村屯环境的清理,及时清除处理积存的垃圾、动物尸体、杂物和人畜粪便。对受淹地区的住房和公共场所要进行消毒和卫生处理后再组织群众回迁。积极做好灭蚊蝇鼠工作,重点实施对帐篷、窝棚、临时垃圾点、厕所、蚊蝇鼠类的消杀灭工作。加大对居民临时安置点、学校食堂等聚集人群单位的检查力度,严防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市政府食安办、卫生局提醒
汛期饮食安全注意八个细节
1.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毒死、病死、淹死、死因不明的家禽、家畜和水产品,不食用受污染、被雨水浸泡过或霉变的米面等食品。
2.勤洗手,特别要关注和加强护理家中的老人和孩子。
3.受淹地区市民特别要注意饮水卫生安全,要饮用开水或瓶装水,以防水源污染造成的疾病传播。
4.及时清理居室和周边环境的雨水、垃圾,减少蚊虫滋生。
5.受淹地区要特别搞好厕所、垃圾、粪便管理等关键环节的卫生。
6.接触雨水后要用清水充分清洗干净,以免引发各种皮肤炎症。
7.要合理安排每天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有效预防感冒。
8.市民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及时到附近医疗机构就诊,发现饮水出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和水务部门。
近日,有调查显示,目前胃肠病的发病率已超两成,而且据优秀医院内科专家透露,五十岁以上的男性现在已经成为胃肠疾病最容易患上的人群,所以专家建议,45岁以上每年要进行定期检查。[详细]
级别: 三级甲等
级别: 三级甲等
级别: 三级甲等
级别: 三级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