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
-
级别: 三级甲等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
-
级别: 三级甲等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
-
级别: 三级甲等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
-
级别: 三级甲等
就诊卡是医院推进管理信息化和医疗服务规范化的举措之一,就诊卡内储存着患者的就诊信息和用药信息,方便患者挂号、付费和取药。此前,部分医院收取就诊卡工本费,收费标准一般在1元左右。
3日,湖北省卫生厅下发通知,要求全省所有医院必须在2013年7月5日后全部停止收取“就诊卡”工本费。
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医疗机构必须尽快做好停止收取“就诊卡”工本费的清理衔接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宣传动员和督导检查,在医疗机构的醒目位置进行公示,停止收取就诊卡工本费,减轻老百姓医疗费用负担。
省卫生厅提醒广大就诊患者,妥善保存就诊卡,避免遗失后影响个人在医院就诊、取药、检查等信息的连续记录,使个人健康档案不完整,使主治医生不能从个人就医的全程来准确的作诊断,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少数患者
“免费更好,毫无压力”
到医院看病,一张5角到2元钱的就诊卡是武汉患者必备的。今年6月起,在省物价局、省卫生厅的要求下,武汉市各大医院逐步取消了这一费用。这本是一件利民的好事,然而记者观察发现,另一个令人痛心的现象出现了——免费就诊卡成了“一次性”卡、僵尸卡,一些市民用完就丢,部分医院的日办卡量甚至翻倍,浪费惊人。
“我以前看病就经常忘带卡,总在重新买,家里已经有好多张各家医院的就诊卡了。”昨日,一个在中南医院就诊的年轻小伙告诉记者,现在免费了,他更是“毫无压力”。
这样的想法在患者中不少见。中南医院财务处周建华处长介绍,该院的就诊卡之前收费5角,平均每天就诊卡的发放量约为500张,但这几天激增到1000多张,医院支出成倍增长。
协和医院的一张就诊卡原收费2元。该院财务处负责人介绍,正常情况下,该院每日门诊量约为8000人次,发放近5000张就诊卡。但近几天统计发现,该院每天办理量飙升至7000张。
如何才能规避浪费?
业内人士称,一方面,病人要提高自觉意识,尽量不要重复办卡,另一方面,若能实现多家医院“一卡通”,就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但是,这并非一两家医院联手能够实现的,主管部门要统一协调,并制订相关规则。其难点在于,每个医院发放的就诊卡都是基于各自的信息系统,并不能完全兼容。此外,一些医院将自己的处方视为机密,担心泄露。
近日,有调查显示,目前胃肠病的发病率已超两成,而且据优秀医院内科专家透露,五十岁以上的男性现在已经成为胃肠疾病最容易患上的人群,所以专家建议,45岁以上每年要进行定期检查。[详细]
级别: 三级甲等
级别: 三级甲等
级别: 三级甲等
级别: 三级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