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找医院 | 找医生 | 专家答疑 | 在线咨询 | 百科 | 新闻 | 电话咨询 | 疾病库 | 图库 | 专家访谈 | 经验分享

您的位置:新闻 > 青海新闻 > 优秀发布 >

青海人均医改投入优秀国内

时间: 2013-07-25 15:45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 柳长街

  以往,医保分为农村居民新农合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6月份,青海省打破城乡医保界限,将二者合并为居民城乡医保,此举在国内尚属首例。

  青海坚持整合有限财力用于医改,去年青海公共财力仅319亿余元,支出超过1000亿元,其中七成以上投向民生领域,医改则是民生的大头。

  省医改办有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全省居民个人卫生费用现金支出占社会卫生总支出的比例较2008年下降5%,政府性支出的占比年均增幅逾4%。去年青海城乡医保人均筹资标准达400元,其中政府投入360元,比“国标”多120元,今年并轨后达到470元,继续优秀国内水平。

  青海省委书记骆惠宁说:青海条件艰苦,更应关心各族群众的健康,医改是保健康、奔小康的重大民生工程。“把有限财力要用到刀刃上,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更多医改红利,惠及更多群众。”省长郝鹏在省政府常务会上发出动员。

  在医改领域创新方面,去年9月“先交押金后住院”的传统模式被改变,全省各级公立医院对参保人员实行“先住院、后结账”。今年起在现有基本医保体系基础上,按人均50元标准,在全省范围引入商业保险,为群众办理大病“再保险”。在基本医保报销基础上,个人自费超过5000元的,纳入大病商业保险按规定二次报销。有了这“双保险”,全省城乡居民住院费用实际报销达80%。

  社会保险是社会的“稳定器”,往往能“四两拨千斤”。大病保险“拨千斤”的效应正在显现,不仅对大病参保患者,还对社会其他方面如医疗保障管理体制、公立医院改革、卫生信息化、药品定价机制等产生影响,直接或间接促动变革。

  直接促动变革的是医保管理制度。青海省常住人口仅有500多万,各类医保制度分设,造成资源浪费,也不利于大病保险基金的可持续运行,以及大数法则的风险分担机制发挥作用。今年青海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统一为城乡居民医保,待遇统一,筹资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人每年470元。

热点文章

我国胃肠疾病发病率已高达20%
我国胃肠疾病发病率已高达20%

近日,有调查显示,目前胃肠病的发病率已超两成,而且据优秀医院内科专家透露,五十岁以上的男性现在已经成为胃肠疾病最容易患上的人群,所以专家建议,45岁以上每年要进行定期检查。[详细]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