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找医院 | 找医生 | 专家答疑 | 在线咨询 | 百科 | 新闻 | 电话咨询 | 疾病库 | 图库 | 专家访谈 | 经验分享

您的位置:新闻 > 河南新闻 > 疾病要闻 >

“开胸验肺”第一人换肺成功 新肺接近常人

时间: 2013-07-12 10:32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 柳长街

  说起职业病,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尘肺病”,“尘肺病”从进入人们的视野到成为热门词汇,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他就是河南小伙张海超——为证明身患尘肺病,“开胸验肺”的全国第一人。

\
当年维权中的张海超
\
张海超的肺

  历经多年病痛折磨后,张海超近日终于在无锡成功换肺。昨天,无锡市人民医院发布消息称,张海超已于今年6月28日成功完成双肺移植,再过两个星期左右即可出院。整个治疗大约花费了30万元。

  虽然术后的张海超还要终身面对排异和感染两大关,但他昨天向记者表示,只要身体允许,他还会一如既往为尘肺患者群体维权呐喊。

  前情回顾

  为证尘肺,张海超“开胸验肺”

  张海超,河南省新密市工人。2004年6月到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上班,先后从事过杂工、破碎、开压力机等有害工作。工作3年多后,他被北京等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但由于这些医院不是法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所以诊断“无用”,而由于企业拒开证明,他无法拿到法定诊断机构的诊断结果,同时郑州职业病防治所竟诊断其为“肺结核”。2009年6月他跑到郑大一附院,不顾医生劝阻,以“开胸验肺”悲壮之举为自己证明。

  2009年9月16日,张海超证实其已获得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各种赔偿共计615000元。

  2013年张海超因尘肺患上气胸,医生建议换肺。

  又见海超

  成功换肺后,他的新肺功能接近常人

  昨天,记者在无锡市人民医院七楼的病房见到了戴着口罩的张海超。精神不错,思维很清晰,只是说话期间稍微有些喘,手上的心率监测仪显示110。医生告诉记者,这两天他的心率有些快,仍然需要康复一段时间。随后,他开始了每天的肺功能训练,对着瓶子吹气,瓶中的浮子在气息的吹动下升到了顶部后再停留几秒,医生说这是在锻炼他的肺部功能。数值显示,换肺后他的肺活量已超过1500ml,接近正常人。据悉,张海超的换肺手术治疗大约花费了30万元。

  此前,因“开胸验肺”一举成名后,张海超每天要与各种人群打交道,他说自己当初几乎没有自由的空间,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这一次来无锡,他选择了低调,与姐姐悄悄地来到无锡市人民医院治疗。为了安心治病,他一度关闭手机拒绝与外界一切往来。与此同时,医院也在为他保密,医院上下没有对外发布任何关于张海超手术的信息。

  换肺

  病情急转直下,必须肺移植

  “这几年,我弟弟一直为尘肺患者奔走,特别是去年很少着家,一直在外地。”张海超的姐姐张海云说,弟弟的病情原来还算稳定,可能是太累,今年年初病情加重。随后,他先后入住河南省胸科医院、郑州医院治疗。尘肺病灶形成后,张海超的病情又发展为气胸,出现肺不张,反复漏气,胸管无法拔除,需要吸氧,行走困难,而且已离不开胸腔引流瓶,走到哪里都需要有人帮忙提着引流瓶。经过几个月的治疗,病情没有丝毫好转,直到被医生建议只有通过肺移植才能改变生活质量延续生命。

  去年张海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他不会选择肺部移植手术,一来过于昂贵,二来必须终身服药,并且行动不便,“生不如死”。在今年2月份春节回家,张海超改变了念头。他告诉记者,患病后,他的生活质量非常差,没走几步就开始胸闷、气喘,要靠吸氧维持,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太痛苦。他想来想去决定接受肺移植,哪怕手术失败或者移植后只能活半年,他要为自己争取一次,同时他放不下父母和女儿。

  苦等2个多月,才遇合适肺源

  4月13日,张海超抵达无锡,见到了医院肺移植科主任、全国著名的肺移植专家陈静瑜教授,并进行了肺移植术前评估。结果显示其肺功能非常差,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只有0.6,而正常人达到1.8,且肺活量只有正常人的20%,同时并发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的症状,种种迹象表明张海超的症状有很强的肺移植适应症。

  然而,由于肺源短缺,张海超需要的B型血供源又比较少,他只能等待。“当时由于无法确定手术日期,我只能等医生的电话,同时每天进行吸氧治疗等待移植供体。”5月初,张海超在人民医院附近租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由姐姐照顾他的起居。随后的1个多月中,张海超几乎每天都在租住地呆着,牵挂在老家上寄宿学校的女儿的时候,就在节假日和孩子网上视频联系。

  终身面临两大关:排异和感染

  不过,张海超肺移植成功后,还面临两大问题:感染和术后慢性排斥反应(也称排异)。其中排异主要引起慢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而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找到很好的解决慢性排异反应的方法。

  记者在采访时,碰巧遇到被医院称为“四宝贝”的4个年轻人,他们都是通过肺移植存活下来,平均不到30岁,他们这次来医院是给病友加油的。其中有本报曾报道过(2012年9月27日)的苏州换肺女孩陈婷。她告诉记者,肺移植康复回家后,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并无太大区别。

  在陈婷看来,尽管换肺手术后的排异和感染两个难关终身存在,但也无需太过紧张。“我们需要格外保护好自己,例如平时出去尽量戴着口罩,尤其是在冬春季感冒流行时,减少感染源,饮食上多注意清淡,不要做剧烈运动等等。”

  张海超说

  开胸验肺是个例,不希望被效仿

  张海超如今已成为全国尘肺职业病患者维权代表人物,4年来,张海超撑着病体,活跃在全国各地的尘肺病人维权现场,曾直接接触尘肺病群体数十个,多次自费出车出人,为河南的尘肺病人送药送制氧机。2010年2月,他还从赔偿金中,拿出1万元捐给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

  2010年6月张海超帮四川一名尘肺病患者维权拿到14.6万元赔偿后,他决定帮助更多尘肺病患者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利,他的手机号码在网上公布,立即成了一部热线电话,全国各地的尘肺患者都会给他打电话。他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已经为100多名农民工朋友维权,但是成功率只有5%。分析其原因,很多农民工没签订劳动合同,在维权时没有证据。

  “做了肺移植手术,让我在几近生命绝境的时候有了重生机会,能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了。”张海超昨天表示,手术后如果身体允许,他还会一如既往为尘肺患者群体呐喊。他说,“开胸验肺”仅是个例,实属无奈之举,他不希望农民工朋友像他这样通过极端的方式来维权。他也希望全国的农民工朋友,以他为戒,工作时要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要建立用人机制,同时监管部门应该负起责任。

  新闻回顾:

  “开胸验肺”维权农民工离婚

  4年前,只有28岁的张海超,以在身体上动刀子的代价替自己维权,成为人们眼中“开胸验肺”的英雄。可是,今年春节,张海超喘不上来气儿,脸憋得发紫。新年过了不到5天,他就躺在了病床上,至今也没有出院。

  他的肺上生出一个破口,原本应该从身体自由呼出去的气体,却从这里,漏了出来。

  肺上的破口,被张海超称为“伤口”。他的伤口不止这一处。2009年6月,为了证明自己患的是尘肺病,张海超也是这么躺在病床上,等待肺部活检。醒来后,他听到的第一句话是:“恭喜你,是尘肺病。”

  张海超乐观地估计,自己最多活到40岁。他也知道,大部分尘肺病人,从患病到死亡,一般不会超过8年时间。

  但是,希望就像他的肺一样,生出破口。去年夏天,张海超和妻子协议离婚。他在后来的一条微博上写道:“妻离子散,尘肺病人最终的结局。”

热点文章

我国胃肠疾病发病率已高达20%
我国胃肠疾病发病率已高达20%

近日,有调查显示,目前胃肠病的发病率已超两成,而且据知名医院内科专家透露,五十岁以上的男性现在已经成为胃肠疾病最容易患上的人群,所以专家建议,45岁以上每年要进行定期检查。[详细]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